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手机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【向榜样学习】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:匠心筑梦育人才 砥砺奋进促发展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03-02 14:31:23


 

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是一个政治素质好、教科研能力强、充满活力的集体,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形成了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明德格物,勤恳诚朴的学院文化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为宁夏建筑电气、智能安防、消防工程、空调运维、自动化生产等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技术技能人才。学院现有教师18人,其中:中共党员16人,高级职称3人,中级职称13人,双师型教师15人,具有注册消防工程师、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5人,职业技能等级高级技师1人、技师4人、高级7人。2021年荣获全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2023年在学校效能目标考核中连续两年荣获优秀等次,2023年被自治区教育工委、教育厅授予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。

 

 

 

聚焦思想引领,党建工作汇聚新动能。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,实施党建+”工程,落实双带头人建设要求,创新党建+思政育人模式,将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、专业建设、科研创新、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,夯实一融双高建设基础。开展教学团队+志愿服务社会服务活动,定期到社区开展用电安全知识宣传、地暖清洗、电路安全排查等志愿服务,引导党员在学习中提高理论素养、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,支部全体党员政治过硬、信念坚定,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理念,形成了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。打造品牌活动,成立青燃红色宣讲团,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、红色经典诵读活动。策划实施微宣讲、微故事、微服务三微活动,不断提高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和为民服务能力。积极申报全国样板党支部获批立项,以创建带示范,以示范促创建,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。

 

 

 

聚焦内涵发展,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。经过不断总结凝练,学院形成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“333”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单项实训、岗位综合实训、顶岗实习的三岗实践教学体系。积极推进三教改革,重构学练一体,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,按照“1+X”技能证书制度要求,以学校-自治区-国家三级大赛为平台,引入品牌企业资源,共建核心课程,通过典型工程项目、产品应用场景、工作岗位流程等环节,实现学练考一体;升级改造电梯装调综合实训室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实训室16个;建立优质校外实训基地15个,与企业共建冠名班2个;建设完成自治区骨干示范专业建设自治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;完成教育部国家资源库课程建设2项;德技并修、融合发展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,获得2022年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 

 

 

 

聚焦立德树人,三全育人取得新成效。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中,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月、民族团结月、党史知识竞赛、迎新杯篮球赛等各类学生文体活动,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,陶冶学生情操,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。持续强化学风建设,开展五个文明专项行动和文明之星评选表彰等活动,积极营造和谐向上、文明有礼的校园文化氛围。学院多次获得校运动会优秀组织奖、精神文明奖;军训工作优秀营部等;团总支2022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。近三年,学院各级学生组织获得院级以上表彰44项,学生个人获得各级各类表彰500余人次,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7%以上;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2项,参加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5项、区级金奖7项、二等奖11项、三等奖15项,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、区赛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5项。

 

 

 

 

聚焦社会服务,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。积极探索与政府、企业的深度合作,与银川市经开区签订政校合作框架协议,与银川天之源测绘仪器有限公司、深圳迅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冠名班,与宁夏新天顺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探索现代学徒制,搭建融合发展平台,实现互促共赢、协同发展的良好效应。注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,积极承担行业培训工作,依托学院建筑设备监控实训室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训室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训室等,开展职业技能鉴定、培训等超过500人次。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招募成立˙护航安全用电服务先锋队,深入社区开展安全用电和低碳节能宣传、安全用电线路排查、清洗地暖等志愿服务活动。连续15年与自治区血液中心联合在校内组织开展献血活动,累计8000多名师生献血量超159万毫升,缓解了医疗用血紧张情况,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

 

 

 

聚焦团队建设,科研创新取得新成绩。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,建立以技能大师工作室、教学创新团队、科技创新团队为引领的团队式人才培养体系,不断增强团队成员责任感、荣誉感、获得感。实施一人双师一课双师项目,为青年教师选备校内和企业导师,形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、教学经验丰富、梯队结构合理、专兼结合的教师+工程师教学团队。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(群)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全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;成立了全国劳动模范张晓炜(建筑电气)技能大师工作室,引领建筑电气专业团队向精、专、匠发展。近三年,团队成员在教育教学、科研课题、创新创业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。申请立项各级各类项目、课题31项;荣获优秀教师、优秀教育工作者、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;7名教师参与自治区的教学名师项目和提质培优项目;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奖10余人次,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84项,11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。教师申请并授权专利7个,主编及参编教材8部,出版专著2部,发表论文30余篇。成立校级专创融合工作室2个、协同创新中心(应用技术服务中心)1个,认定区级名辅导员工作室1个。

 

 

 

 

关闭